接續上一篇文章,為何會獨立出來,就是因為有必要獨立使用資金與人力,所以不以一個部門的方式而存在。那也會因此獲得母公司的資金挹注,而有望能夠幫母公司賺錢。如果可以投資這樣的標的,那賺翻倍的機會並不是不可能。因此,與其期待大型權值股能夠為自己帶來豐厚的獲利,倒不如去研究中小型股,這是一個方向。
傳奇基金經理人彼得·林區,他管理的麥哲倫基金持有一千多檔股票,可說是為數眾多,一樣可以持續獲利。而巴菲特的持股比重則著重在前五大,也是這樣些持股讓他持續的獲利。目前的方向會是盡可能的聚集手上的閒錢,和發展專業與副業,以加大可投資的本金。
然後再按個人不同的投資屬性,看是要分散投資還是要集中在幾檔個股,都有成功的案例可以依循參考。要去思考的是,現在買入的產業,其前景是如何呢?不是光看股價正處於相對低點就買入。如果認為競爭力不足,那就不要急著投入。例如是那種地區性的產業,無法擴及到整個地區甚至國際化,那就要確認競爭力是否充足?先不要放資金進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