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分為好幾個部門,各司其職,共同來協助公司獲利。當員工對於部門內的業務內容想要改進時,就詢問主管,主管再請示更高層的主管後形成決策。
而這樣的決定結果並非是不可動搖的,但這樣的內容,如果主管不再向上申請,就可能這樣定案了。這樣做的結果,有可能讓員工覺得:反正公司就這樣,想改都改不了。老板會覺得:公司的運作沒那麼簡單,隨便亂改可以嗎?
因此,就想要改變的事項,要盡可能的來溝通,讓高層與基層都能了解彼此的想法,縱然溝通結果未必能滿足雙方之需求,但至少能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。就像秉持服務業的精神一樣,能夠換位思考,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其感受如何。
當主管隨便應付員工的要求時,員工面對其他部門的人或客戶時,也會抱著應付的立場來做事:反正公司都不在乎我們了,那麼認真做什麼?
月光覺得,這是一種感染力的表現,當公司的氣氛不好時,也會隨之影響工作效率。老闆會說;薪水都有按時給,還不好好工作!但沒發現問題出在自己有沒有好好和員工溝通過。或許公司本身的分類不是服務業,但一樣要發揮其精神,透過溝通處理好上下間的關係,這樣員工才會覺得自己的反映事項有了回應;老闆才會認真考慮員工的提案可行性如何,才不會陷入無法溝通的僵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